跨國藥企也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中國市場
不久前,又有報道稱,輝瑞可能收購自己的英國對手葛蘭素史克,消息傳出得到德意誌銀行分析師的讚成,認為是有價值的收購。但在全球格局變遷的同時,跨國藥企也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中國市場。
據《2014年中國醫藥經濟預測的研究報告》所描述,中國醫藥市場已躍居世界第二,該報告認為,2014年我國的醫藥工業總產值增加近20%,並在未來三年都會保持高速增長。
因而,盡管很多跨國藥企均已認識到中國醫藥政策、市場環境等發生變化,在積極調整自身業務模式的同時,也正在將更多的重心發展落在中國,積極開展各項業務。上述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稱,為了更好地發展,跨國藥企必須進行相應調整,人事調整或隻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將是品牌戰略、投資戰略等方麵的調整。
5月11日,默沙東宣布與阿裏巴巴集團達成合作雙方將在醫療領域開展合作,包括專業醫療倉儲、慢病管理雲端數據存儲,以及健康數據分析等雲計算業務。
對於合作細節,默沙東方麵並未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但默沙東方麵強調,中國是默沙東全球增長戰略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同時,新任中國區總裁榮科瑞將帶領中國團隊,繼續致力於執行發展戰略、驅動業務增長、滿足客戶需求,並稱默沙東繼續承諾"根植中國,造福中國"
實際上,跨國藥企對中國市場的"服務意識"越來越強。除了默沙東外,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很多跨國藥企精準研發更注重對中國患者有效和有針對性的新藥研發。
21世紀經濟報記者從諾華中國方麵了解到,諾華目前加大針對亞洲和中國高發疾病進行新藥研發。據了解,2014年至2018年期間,諾華計劃在中國提交的新產品或新適應症的申請高達100多項,涵蓋心血管、呼吸、腫瘤、眼科等多個領域。
此外,賽諾菲預計2014~2020年間將有18個新產品上市,幾乎每個新藥都在做針對中國上市的準備。
一位醫藥行業分析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跨國藥企針對中國市場進行新藥研發,這對加速其新藥審批也有很大的助推作用。
該人士稱,因為人種、環境等差異性,中國很多疾病具有本地特色,如在中國的糖尿病患者和西方有所不同,例如很多患者體型並不肥胖,不同患者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差異較大。"如果能夠在中國本土研發出新藥,那麽將有助於新產品進入特殊審批通道"。
- 上一篇:最有可能顛覆醫藥產業的九家公司 2015/6/18
- 下一篇:國際藥企以及醫療器械巨頭正紛紛加快布局,與國產品牌搶奪體外診 2015/6/16